【豆系观察】面积与单产“无厘头”置换?——8月USDA报告点评

  来源:CFC商品策略研究

  作者 | 中信建投期货  研究发展部 刘昊

  本报告完成时间  | 2025年8月13日

  事件:8月USDA报告对新作美豆平衡表各项预估做出较大调整,报告下调期初库存至3.3亿蒲(前值3.5亿蒲)、下调种植面积至8090万英亩(前值8340万英亩)、上调单产预估至53.6蒲/英亩(前值52.5蒲/英亩)、下调出口预估至17.05亿蒲(前值17.45亿蒲),最终导致期末库存预估下调至2.9亿蒲(前值3.1亿蒲)。

  8月USDA报告整体上给予了市场一些“惊喜”。报告发布前,市场普遍预期单产预估会上调至52.5蒲/英亩上方,53.6蒲/英亩的单产虽然高于市场平均预期,但仍落在机构预测区间内。真正令市场感到意外的是对于种植面积的大幅下调,这一幅度明显超出常规月份间调整的惯例。首先,历史上跨月大幅调减面积的情形仅在2019年极端天气导致大规模弃种(prevent plant)背景下发生,而今年并无同等量级的天气驱动。其次,尽管账面数据表明似乎是将大豆减少的250万亩面积大部分转移至玉米面积(调增210万亩),然而从播种日历来看,美国玉米和大豆的保险最后播种日(Final Planting Date)集中在6月中旬至下旬。6月底前后种植结构基本定型,因而6月面积报告与7月供需报告已应体现大部分信息。

  无论如何,种植面积的调减与单产的调增共同导致产量减少约0.43亿蒲,也许是为了适配面积骤降导致的减产,USDA报告还分别下调了期初库存0.2亿蒲与出口预估0.4亿蒲,最终使得期末库存预估较上月下调0.2亿蒲至2.9亿蒲,落入3亿蒲下方。由于8月报告为首次田间调查/遥感支撑的调查型预估,其客观性较前期报告更强。相对而言,种植面积在8月后的调整空间通常有限,同时考虑8月仍处于大豆单产形成的关键窗口,若后续天气不利,单产存在回调风险。例如在其他项目不变的情形下,若单产自53.6回落至上月的52.5蒲/英亩(降1.1蒲/英亩),以当前约8010万英亩的收获面积估算,产量大致减少8800万蒲,期末库存将收敛至2亿蒲附近,平衡表继续趋紧。因此,在市场看来,此次报告是将尚存变数的单产前景与理论上应更确定的种植面积进行了置换,为未来CBOT大豆价格预留了潜在的上涨空间。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USDA报告针对各类农作物做出的调整并非总是基于客观事实。就大豆而言,当库存压力过大、农户种植利益受损时,通过调整各个项目使得平衡表趋紧进而抬高CBOT大豆价格,待远期再进行反向修正的行为并不罕见。USDA报告作为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BOT)的支点,以“供需关系”为杠杆,撬动世界农产品期货市场,从而实现大宗农产品的“定价权”。它有着自身的立场,其向市场传递的信息背后可能有着复杂的经济和政治考量,有时也会通过规则范围内的手段将市场蛋糕向它背后所代表的利益集体倾斜。

  研究员:刘昊

  期货交易咨询从业信息:Z0021277

阅读全文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