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围棋投研
大盘回调得比较多,看到有很多小伙伴都挺焦虑,其实没啥,涨多了肯定会跌,再好的牛市也总要有调整。
正好这两天有些思考,就和读者们聊几句。
当然,有个大前提是,我们都默认着牛市还没结束,否则就无从谈起哈。
最近很多分析师或博主,都在聊技术面或者资金面,甚至提及调整周期和点位,坦白说这些我并不擅长。还是那句话,以不变应万变,就盯准好公司和好价格。
站在当下,如果把制造业里的好公司分为三类,大概就是便宜价格、合理价格、略贵价格。
先说便宜价格,即迟迟还没涨。
这类企业都集中在顺周期和反内卷赛道,安防、器械、光伏、风电等等,里面大部分龙头都处于盈利底部。快则半年走出来,慢则需要1-2年,但大概率已经是输时间不输钱,只是要熬。
如果是便谨慎风格的投资者,关注重点就应该是这些领域,前提是不要去羡慕别人,就赚自己能力圈范围的钱。
再说合理价格,即刚开始启动。
高端制造,永远不会缺好的故事,因为几乎所有新科技都要落实到能看得见摸得着的产品,智能手机、新能源车、AR/VR眼镜、低空飞行器、机器人、AI数据中心等等,“锦上添花”只会迟到不会缺席。
这两天最明显的,就是储能龙头、固态电池龙头和机器人龙头的股价波动,这些赛道从最底部慢慢抬起了头,还不至于说有多贵,但肯定不算绝对便宜。
很多读者都在留言问,涨起来了要不要卖?真心无法回答,不仅不合规,更是不负责,原因是每位投资者的差别太大:
要看投资周期,拿1年和拿10年不一样;
要看预期收益,赚个快钱和陪伴成长不一样;
要看持仓成本,半路上车和抄到底部不一样;
要看性格特点,激进风格和谨慎稳健不一样;
……
但大概有个方向,就是上面这些选择里,如果属于前者的比例越多,越适合落袋为安一些,属于后者的比例越多,越要坚守初心。
有没有发现,咱们平时聊得比较多的细分龙头,大部分都属于上面两类,还没涨或者刚开始涨,因此按道理来说,今天应该是跌幅可控。
说这个并不是炫耀,毕竟下午还看到一句扎心的话:如果你手里的票,行情普涨的时候他是杂毛,请不要着急,行情普跌的时候他就是龙头了。
当然我不觉得咱们覆盖的都是“杂毛”,如果硬要比喻,我觉得制造业龙头更像是埋在沙子里的珍珠。
行情普涨时,市场可能更热衷于追逐那些表面亮眼的钻石,珍珠的光泽暂时被沙土掩盖,显得不起眼;可当行情退潮或者一阵风吹过后,珍珠的温润光泽就会慢慢显露,大家才发现它一直都在,只是需要时间被看见。
经常有朋友问我,XX股票怎么还没涨,我都会回复,慢慢来,是好公司总会被关注到。
最后一类是略贵价格,往往已经涨了不少。
典型代表就是所谓“易中天”和“纪连海”,一路带领着市场上涨,机构计算基本面都已经算到了3-5年后,早就和“好价格”无缘了。
这里面也有点区别,例如国产芯片龙头的产品情况很难跟踪,并且直到去年还是亏损的,就很难进入到我自己的投研体系。
算力光模块要好得多,去年就能看到英伟达的订单落地,能实实在在体现到业绩里,说出来可能不信,但如果去年就有关注文章的读们者,应该了解到我有覆盖。
我特意翻看了当时内部讨论的记录:
年初股东大会时候,管理层很懵,明明业绩更好了,股价为什么却跌了,而我们获得的信息是,基本面符合好公司定义;
4月中旬无人问津(当时热点是创新药和机器人),卖方老师都没声音了,觉得国产算力链要崛起,而我们获得的信息是,估值进入好价格的范围。
因此,这些“当红明星股”也是从默默无闻和跌入谷底慢慢走出来的,真的能够符合好公司定义,就值得耐心等待,不用着急。
我想,9月4日跌得最惨的投资者,就是重仓人工智能板块的小伙伴。虽然一再强调不要重仓单个赛道,但依然想要给个抱抱,辛辛苦苦赚的钱不容易。
这种赛道,往后该怎么看呢?说实话我看不清,肯定是不算便宜了,不过牛市情绪会不会继续疯狂呢?
请教了几位策略首席,有个数据结论还挺有意思:
1)牛市期间,大盘回调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对于2-4周的小级别回撤,可能是一次流畅买入的机会,此时需要思考该追涨前期涨幅靠前的板块还是切换低位板块做补涨。
2)复盘历史上8轮类似的“第一波上涨-平台回撤-第二轮上涨”的区间,分别考虑在大盘最低点和前一轮最高点买入最强和最弱的20%组别。
3)在市场调整前的最高点买入,即完全“追涨”时,最强20%组别与最弱20%组别收益率五五开,但最强组别胜率更高,总能保持正的收益。
4)在市场调整的最低点买入,即精准识别底部的情况下最强20%组别收益大概率更好。
总之就是,牛市调整的小平台期,追涨胜率比较高,哪怕在市场最高点追涨也往往能获得正收益。
这个结论挺让我意外,不过这里的大前提是牛市,也说明情绪会疯狂更疯狂,可供读者们参考。
如果实在不甘心放弃情绪的博弈,我觉得适当参与下人工智能赛道也无妨,但个股风险实在太大,选择持仓比例高的ETF就挺好。
例如“易中天”都在创业板,场内就选个规模最大的创业板人工智能ETF(159363)就都能覆盖了,对应场外是联接C(023408),这里面光模块含量超过51%,很高了。当然,ETF和个股是同样道理,能买在好价格(调整后)就更好。
有很多读者问,如果是我会怎么办?除了好公司和好价格的基本原则,最近聊得最多就是分散投资和分批投资,是真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平稳心态。
比方说上面提到的三类好公司,还没涨、刚开始涨和涨得最好,分散布局是值得考虑的,至于哪类比例高、哪类比例低,就看每个人选择了。
连熊市都一起熬过来了,往后日子会越来越好,这点不曾怀疑,但也有句话是,“牛市行稳,方能致远”,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