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针对公募基金“风格漂移”现象,监管部门持续加强规范与约束。然而,今年二季度,多家基金公司旗下产品仍出现显著的风格偏离,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具体来看,泰信互联网+主题混合(基金代码:001978.OF)虽以“互联网+”为主题,但其实际持仓与主题界定存在明显偏差。
根据2025年二季报,该基金前十大重仓股覆盖白酒、铁路、银行、生物医药、农业等多个行业,其中包括贵州茅台、京沪高铁、农业银行、邮储银行等大盘价值型股票,与“互联网+”主题相关性较弱。
尽管持仓集中度较高——前十大重仓股合计占股票市值的57.50%,占基金净值的45.16%,但其行业分布却较为分散,并未呈现出聚焦互联网或科技成长股的特征。值得关注的是,贵州茅台自2019年二季度以来进入前十大重仓名单,京沪高铁与农业银行于2024年二季度新进,邮储银行则在2024年四季度成为重仓股。
风格漂移的另一个侧面是,即便脱离了主题约束,其业绩也并未能脱颖而出。
从短期来看,2025年以来(YTD)回报为4.97%,不仅大幅跑输沪深300(12.74%)和灵活配置型基金平均水平(19.82%),甚至也未跑赢其自身业绩比较基准(6.97%)。
从长期来看,近一年、近两年、近三年维度看,其回报率均显著低于同类平均和主流指数,同类排名持续靠后。自2016年成立以来,总回报为58.50%,年化回报为5.10%。
现任基金经理陈颖任职不足两月,回报已跌4.35%。历史几任基金经理中,除首任基金经理钱鑫取得143.10%回报外,后续经理任职回报多为负值,且超越基准回报能力普遍较弱,显示投研团队稳定性与策略有效性存在疑问。
该基金成立于2016年6月8日,为灵活配置型基金,最新规模仅0.43亿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属典型迷你基金。从持有人结构看,2025年中报显示,该基金100%由个人投资者持有,机构投资者完全缺位。虽然管理人员持有一定比例(5.91%),但与基金巨大的业绩落差相比,这一“跟投”的正面激励效果显得微不足道。
基金经理在二季报中的论述侧重于宏观研判和“现金流折现”、“概率分布”、“赔率与胜率”等广义价值投资框架,通篇未深入阐述如何挖掘“互联网+”领域的投资机会。其投资思路更像是一位全市场选股的基金经理,而非主题基金经理。这种定期报告中的表述与基金合同约定的投资范围的脱节,反映了基金管理人在投资纪律和投资者沟通方面存在不足。
综合来看,泰信互联网+主题混合在投资实践中呈现出明显的风格漂移特征,其持仓结构、行业配置与基金名称所暗示的主题投资方向不符,反映出部分基金在产品定位与投资执行间存在偏差。对于投资者而言,这只基金是一个警示:选择基金时,绝不能只看名称,必须仔细甄别其定期报告中的实际持仓和投资逻辑,避免落入“风格漂移”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