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好”的上半年,“券商一哥”的得与失

来源:@经济观察报微博

记者 牛钰

8月28日晚间,“券商一哥”中信证券(600030.SH)发布了2025年半年报,其上半年的营业收入为330.39亿元,同比增长20.44%;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7.19亿元,同比增长29.80%,创历史最好中期业绩表现。 

具体来看,中信证券上半年的多项指标创历史最佳水平:总资产达1.81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67%;经纪、投行、资产管理、基金管理等业务的合计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192.93亿元,同比增长23.63%;客户数量累计超1650万户。 

上半年,其海外业务强势增长。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下,中信证券子公司中信证券国际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4.9亿美元,同比增长53%;净利润3.9亿美元,同比增长66%。 

此外,中信证券多条业务线的主要指标居行业第一:境内股债承销规模为1485.28亿元,同比增长365.66%;中信证券资管及华夏基金资产管理规模合计超过4.4万亿元;托管客户资产规模12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 

不过,中信证券经纪、投行业务的收入还没有达到“最好”的水平。 

Wind数据显示,在2015年的“牛市”中,中信证券上半年的经纪业务收入为112亿元,比2025年中报的93.19亿元高出18.81亿元。 

在投行业务端,虽然其上半年收入实现同比增长19.16%至20.54亿元,但还未达到2023年的历史最高水平。 

在新一轮行业并购潮中,投资者十分关注“券商一哥”是否会有并购动作。在8月29日的业绩说明会上,中信证券表示,去年以来,已经有一些头部机构的并购重组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这为证券行业的发展增加了市场活力,也让市场格局产生了新的变化。这对公司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在压力之下,更要保持战略定力,这是中信证券赢得市场竞争的前提和基础。 

在港股上市热潮中,中信证券上半年完成港股IPO项目18单、再融资项目9单,按项目发行总规模在所有账簿管理人中平均分配的口径计算,股权融资业务承销规模为28.85亿美元,同比增长227.09%。去年同期,中信证券的这一指标排名中资证券公司第一。但在2025年的中期报告中,并未提及排名情况。 

以Wind数据统计,上半年中金公司、华泰证券的港股股权承销规模已超越了中信证券。 

此外,中信证券也面临监管合规压力。其在半年报中披露2张罚单,主要涉及经纪业务条线。2025年1月17日,因对于防范融资融券客户“绕标套现”的交易管理存在不足等问题,中信证券被深圳证监局出具了警示函;2025年6月,因从业人员存在向客户提供投资知识测试或开户知识测评答案、返还业绩奖励等违规行为,中信证券的绍兴分公司被浙江证监局责令整改。 

展望下半年,天风证券杜鹏辉认为,政策持续表态积极,利好资本市场的信号不断发出,公司龙头地位稳固,有望在持续回暖的资本市场中享受红利,增厚业绩。 

阅读全文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