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新中港在宏观经济环境复杂多变、产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以“稳中求进”为核心理念,通过技术优化、市场深耕与精细化管理,交出了一份稳健的业绩答卷。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4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6181.04万元,扣非后净利润5709.15万元,基本每股收益0.15元。尽管面临下游用户结构调整与能源价格波动的挑战,公司通过灵活的煤热联动定价机制与用户服务策略,有效平衡了市场需求与成本控制,展现了较强的经营韧性。
报告期内成果丰硕,多维度布局夯实发展动能
新中港在报告期内以“提质增效”为主线,在生产经营与项目建设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在生产端,公司充分发挥高参数全背压机组的技术优势,综合热效率提升至87.95%,碳排放强度进一步降低,为绿色转型奠定坚实基础。
市场拓展方面,公司通过“存量用户深耕+增量用户突破”双轨并行,成功对接浙江合利成药业等五家医药化工企业,并推动浙江青铜科技、浙江聚威高分子材料等新用户落地。更值得关注的是,公司前瞻性布局的“向嵊州经济开发区浦口片区新建供热管道项目”正在持续推进,该管线全长8.3公里,覆盖绍兴弗迪电池、陌桑高科三期及“劳密”区块印染用户等潜在需求,项目团队正与用户方紧密协作,力争在绍兴弗迪电池试生产期间实现同步通汽。这一项目不仅将扩大公司供热规模,更有望通过能源梯级利用模式,为区域经济创造显著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在服务端,公司推行“三公开、三降低”措施,通过煤价透明化与汽价优化策略,保持浙江省内汽价竞争力,并主动帮助用户节能改造,构建长期共赢的合作关系。这种“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进一步巩固了客户粘性,为业绩稳定提供了支撑。
核心竞争优势凸显,多维赋能可持续发展
新中港的长期竞争力源于技术、环保、客户与管理的综合优势。作为浙江省首个全厂通过超低排放验收的热电厂,公司环保工艺无二次污染,废水回收利用率高,既符合国家标准,又降低运营成本。其“高参数全背压”技术体系与亚临界(一次再热)参数机组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供电煤耗与供热煤耗指标优于浙江省先进值,能源利用效率居省内前列。
客户资源方面,公司深度绑定嵊州纺织、造纸、厨具等产业集群,覆盖6家上市公司或其子公司,需求稳定性强。随着新建供热管道项目落地,绍兴弗迪电池、陌桑高科三期等新增用户有望推动供热规模跃升,形成“传统产业+新兴产业”的双轮驱动格局。
技术积累上,公司历史底蕴深厚,从1992年双温分离循环流化床锅炉到2024年储能电站与光伏并网,持续引领行业技术迭代。电网侧储能电站效率与光伏项目并网成功,标志着其在新能源领域的技术储备与管理经验已进入成熟阶段,为未来布局综合能源服务奠定基础。
总体来看,新中港以“技术领先+环保达标+客户深耕+管理优化”的四维优势,在复杂环境中稳住基本盘,同时通过前瞻性布局打开成长空间。在绿色低碳与能源安全的大背景下,其高质量发展路径愈发清晰,未来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