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证券时报记者马静孙翔峰王蕊
近日,上证指数迭创新高,单日成交额持续站在2万亿元以上。市场交投的火热,也正迅速传导至券商一线。
证券时报记者连日走访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的一些券商营业部发现,投资者入市意愿增强,新开户、两融业务、权益类产品销售等都有了明显的增长。有的券商新开户数同比增幅超40%,单月金融产品销售规模较上半年月均水平大增近三成。
从采访信息的梳理来看,创新药、算力、机器人等是投资者重点关注的领域;不少投资者在操作中仍偏理性,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工具化配置的趋势则更加突出。有受访人士称,当下,A股市场的投资者结构与投资理念正呈现积极变化。
营业部的活儿多了起来
近日,上证指数向上连破3600点、3700点整数关口,创下十年新高。8月13日以来,A股单日成交额维持在2万亿元以上。
“最近来开户的投资者多了!”8月20日,证券时报记者走访了北京、上海、深圳的多个券商营业部,受访的营业部员工不约而同地表示。
华东某券商在京营业部的一位客户经理告诉证券时报记者,市场行情起来以后,来咨询、激活空户、调节费率的投资者都多了起来,工作强度随之增加。
“8月新开户较去年同期增长20%左右,且环比增长态势明显。新增开户数的激增,反映出投资者对于当前的市场行情很有信心,大量新资金的入场也为市场注入了活力。”华金证券上海分公司总经理他远哲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
“80后”“90后”成为驰援市场的主力军。他远哲还告诉证券时报记者,在新入市的这些客户中,年轻投资者占比颇为可观,特别是“80后”“90后”的年轻群体占比突出。“这类群体的信息获取能力普遍比较强,对新兴事物接受度高。在投资偏好方面,年轻投资者对新兴科技和创新产业板块的关注度较高。”他远哲说。
华中某券商在京营业部的一位投顾则提到,其所在营业部的新开户客户以“90后”为主,但也不乏“00后”。“这些新进市场的投资者,风险偏好都很高。”他说,年轻投资者多受社交媒体信息的影响,更青睐于交易小盘股。
值得一提的是,几乎所有受访的从业人员都提到,这一轮行情拉动的新开户量目前仍难以匹敌上一轮的“9·24”行情。前述华东某券商在京营业部的客户经理直言:“那时候是爆发式增长!”
实际情况也似乎如此,目前存量客户的表现显然更为活跃。从数据上看,存量客户的入金规模要明显高于新开户的投资者,两融账户新开户速度也显著加快。
某沪上券商在京营业部的工作人员表示,最近一段时间都在忙着处理客户的两融权限开通需求。另一位客户经理也提到,一些曾经开过两融权限但没使用过的客户,也都来营业部咨询了。
证券时报记者在上海一家券商某营业部走访时也发现,该营业部3个柜台都在忙着处理两融客户开户。“7月以来,两融开户数量明显增加。”该营业部一位工作人员称。
风险偏好提升两融交易活跃
如果把视野抬升到券商总部,各家券商的整体数据更能反映出当前市场的火热。
证券时报记者调研的多家券商普遍反映,新开户、两融账户新开户、投顾业务签约量、权益类产品销售规模等均有明显增长。
随着指数连日走高,新投资者加速入市的态势很明显。最近2个月,开源证券日均开户数较前期增长超过40%;近两周,开户更是集中,较前期增长近60%。另一券商中邮证券,近两周的开户数也是显著增加。
在入金方面,投资者的表现也较为积极。近期,中邮证券的整体入金同比增长了20%多,存量用户入金积极性显著高于新开户客户。7月以来,开源证券净增资产30多亿元,新增客户则带出了主要资金来源。银河证券也表示,7月以来,公司的零售客户资金呈净转入状态,8月净转入环比继续放大。
市场好转,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显著提升,两融开户也“水涨船高”。中金财富有关负责人告诉证券时报记者,8月以来,新增两融开户数大幅增长,日均两融开户数较本轮行情出现之前增幅明显。中邮证券的两融开户量也出现了较快增长的态势,同时两融交易趋向活跃,客户转入的资产规模也呈现明显的增加趋势。
根据中国证券金融公司披露的数据,截至8月20日,A股两融余额已超过2万亿元。
“两融是行情的放大器,侧面说明了投资者信心的提升。行情低迷的时候,投资者是不愿意开两融账户的。”有券商工作人员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
入市方式多数首选ETF
新入场的资金在买什么?赚到钱了吗?
他远哲告诉证券时报记者,目前,投资者在咨询基金产品时,主要关注医药、算力、机器人、消费等主题基金。
有的营业部人士也观察到,当前投资者对科技、创新药的关注度最高,一些“在场”的投资者都实现了“小赚”。某华南券商在深圳营业部的人士则提到:“确实看到投资者的盈利有了改善,不过分化仍然存在。50万元资产以上的客户,盈利的情况可能更好一些,心态更为稳定。”
整体来看,虽然行情持续火热,但不少投资者在实际操作中仍然比较理性。有券商投顾反馈,当前一些资深的存量客户虽然看好市场,但仓位控制较低,“相比踏空,他们更担心回调”。
在具体的投资操作中,很多投资者选择的入市方式也显得理性——通过ETF进行账户资产配置。中金财富相关负责人表示,市场活跃度提升后,中证1000指增及科技类ETF的规模有所增加。
开源证券相关负责人也告诉证券时报记者,7月以来,公司营业部的金融产品保有规模不断刷出新高,投资者更青睐于ETF及量化指数增强型公、私募基金,投资者更期待借助指数化投资工具把握市场上行的机会。
“相比去年那一轮行情,目前投资者在本轮行情中显得更理性一些,更关心如何做好长远投资规划,并且相信长期投资机会。”银河证券相关负责人坦言,这种变化也反映出A股市场正在走向更加成熟的发展阶段,普及投资者教育和价值投资理念的成效正在显现。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